走亲戚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走亲戚

来源:漯河日报 时间:2024-02-20 11:28:00 点击: 今日评论:

    吴继红
    过年走亲访友是大事。
    过去,走亲戚最常见的是一家人兵分两路——一路在家守着“根据地”打开大门迎客,另一路去别人家走亲戚。无论在家的人还是出门的人,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一个个喜气洋洋、精神百倍。
    走亲戚的礼物从前是馃子,一种是空心的,里面裹了一肚子的糖浆,咬一口糖汁顺着嘴角淌;一种是实心的,外面裹了一层芝麻,细细的小拇指大小。将馃子用四四方方的纸匣子装了,外面裹一层油纸再包上花花绿绿的包装纸,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礼品则变成了礼肉条、火腿肠、牛奶等。
    走亲戚最有意思的就是新姑爷上门。正月初二这天谁家新姑爷要上门的消息早被小麻雀和花喜鹊嚷嚷得半个村子都知道了。等到这一天,辈分低的半大小子和一门的嫂子、大娘一大早就候在家门口了,心急的人甚至提早“埋伏”在了村口。等新姑爷一进村,等待的人就开始“打秋风”:讨喜糖、讨喜烟、讨压岁钱……有些新女婿头脑活络、嘴巴又甜,提前就准备好了零钱、喜糖和纸烟,进了村见人就散烟、发糖,自然少挨些收拾;有些木讷的新女婿自然会被嫂子、大娘、半大孩子拉扯着好一顿收拾。
    走亲戚的交通工具五花八门。那时,无论远近,人们出门基本靠步行。记得父亲说过,他十四五岁时曾凌晨起身去市区姑姑家走亲戚,吃了中午饭就得赶紧往回赶。我小的时候家中已经有了自行车,走亲戚时后座绑礼品,前面横梁上坐孩子。有一次,母亲骑自行车带我去姥姥家走亲戚。因为母亲骑车技术不行加上路不好,我们连人带车摔进了路边沟里,胳膊都骨折了。此后走亲戚我们便总是步行。后来有了摩托车,走亲戚的人风驰电掣一般呼啸着在村子里穿梭。汽车普及后,人们走亲访友就更方便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去二姑家。那是我第一次进城,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姑姑带我去市区影剧院看电影时,我吃了从未吃过的大白兔奶糖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好吃的。当看到姑姑家的落地风扇时,我很好奇地摸来摸去。虽然听姑姑说那是夏天用的电风扇,但我仍然一脑子问号,不明白眼前这个大家伙和奶奶手里的大蒲扇有什么不一样。
    走亲戚从正月初二拉开序幕。正月十五在我们那里是不兴走亲戚的,没来得及走的亲戚会被放到正月十六以后再走——这里的亲戚指的是老亲戚。新亲戚就比较讲究了——正月十四出了门的闺女被娘家人请回称之为“躲灯”,过了正月十六还得新姑爷上门来接,这是第二轮走亲戚。就这样,你来我往一直要持续到正月二十,有的甚至还会持续到出正月。这可苦了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早就对馃子和各种有限的吃食垂涎欲滴了,奈何却被大人告知要留着走亲戚用。终于等到走亲戚结束可以大快朵颐了,却发现那一丁点儿的肉已变味儿、馃子的盒子早已磨损得皱皱巴巴,有些甚至都已经馊了,但仍然被我们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
    今年过年,我从超市买了一盒老式馃子,儿子尝了一口就不再吃了,我也觉得没有了从前的香甜。以前农村有句老话叫“过了十五六,没有豆腐没有肉”。现在,无论家里有没有亲戚来都有肉吃,春节想喝一碗清汤素面条倒是有些稀罕了。
责编:瘦马 编审:陈向党  终审:王峥
 
  • 文化点亮一座城 科技赋能享新春

  •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漯河元素”

  • 春节气氛渐浓 消费市场升温

  • 现代化漯河建设,还看今朝! ——《今朝漯河》之“三城”建设系列报道述评

  • 二〇二三年漯河自行车公开赛举行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