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本无言自芬芳——漯河市中心医院护理工作者吴春芳先进事迹__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重点新闻门户网 主流媒体  政府权威媒体
  首页 >> 漯河视点 >> 沙澧人物 >> 正文

花本无言自芬芳——漯河市中心医院护理工作者吴春芳先进事迹

来源:漯河网 时间:2016-04-07 08:05:00 点击: 今日评论:

       经过“河南最美护士”评选活动组委会的策划、初评,2016“河南最美护士”候选人正式产生,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三病区护士长吴春芳入围候选人。4月5日起,广大群众可通过平面媒体或网络媒体等途径进行投票。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共同举办,旨在树立白衣天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投票截止到4月24日,经评选委员会终评,将选出10名2016“河南最美护士”,颁奖典礼将于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前后举行。投票方式:2016“河南最美护士”评选活动投票:选7号吴春芳。
备    注:

      1.请在您支持的候选人后一栏中打“√”,每张选票限选10人,多选无效;  
     2.选票复印无效;
     3.选票邮寄地址:郑州市黄河路与经二路交叉口省医科教大厦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收,邮编450003;
      4.投票截止日期:2016年4月24日(以寄送选票信件的收件邮戳日期为准);
     5.网络投票:大河网(www.dahe.cn)、映象网(www.hnr.cn)、医药卫生网(www.yywsb.com)。

     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三病区
     护士长吴春芳先进事迹

       4月的阳光照在漯河市中心医院的小花园里,新绿掩映间白玉兰花已悄然绽放。
      紧邻小花园的病房楼一楼儿科三病区内,身着粉红色护士服、清瘦文弱的吴春芳笑语盈盈地穿梭着,检查病情、发药、换液体、叮嘱注意事项等,柔声细语的问候又为她平添了几分亲和力。
吴春芳是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三病区的一名护理工作者,这个病区是漯河市唯一定点救治全市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病区,集中了儿科的难症、重症,护理工作难度很大,但吴春芳从未说过一句累。自1994年踏入护理岗位,22年间,她工作一向如此,一进病区似乎就有使不完的劲儿、用不尽的微笑。

      视患儿为己出
     她,很享受干儿科护理

     “宝宝,一定争争气,好过来就能出去见爸爸妈妈了,你说是不是呀?”病区重症监护室内,吴春芳把患儿林心怡抱在怀里,坐在病床上,揽着孩子的左手有节奏地轻拍着,右手拿着雾化器,罩在孩子脸上。期间,孩子每朝下滑落,她就赶紧用左脸抵住雾化器,迅速腾出右手把孩子往怀里再抱抱,平均十几分钟,孩子会“折腾一次”,两三次下来,吴春芳一头汗。但这样的姿势,她整整坚持了40分钟,直到雾化结束。
     “平躺着雾化太难受,抱着,孩子会感觉舒服点。”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稍微伸展了一下酸胀的腰,回应着值班护士因为心疼她,情不自禁的“埋怨”。
     “小乖乖,你的心率怎么这么快,是不是白天爸爸妈妈陪着检查了,你太激动了?”吴春芳又来到3床患儿侯昱辰的床前,查看仪器,做了对应处理后,边给侯昱辰擦屁股,换纸尿裤边“交谈”。其实,才1岁多的侯昱辰根本不会说话,不过,看着吴春芳满是怜爱的双眼,他眨巴着眼睛,胖乎乎的小手一伸,笑了。

      其实说是“交谈”,的确是有点勉强,因为重症监护室内的这6个患儿,最大的年龄也不超过3岁,不仅不会聊天,而且很少回应吴春芳的话。但吴春芳并不“气馁”,她坚持这样的观点并身体力行,“胎教都有科学依据,更何况已出生的他们了。孩子虽然不会回答,但他们能感觉到你的表情、笑容和温和,这样的信息传达会让他们感受到爱。”
     “这姑娘就是特别喜欢小孩儿,来医院后一直都在儿科干,护理技能好,而且人踏实、肯吃苦,病区忙起来时,能几天不回家。”该院护理部主任李燕晖说,她还是护士长的时候,就留意到了吴春芳,话不多,干活实在。
李燕晖还讲了这样一件事情,2011年,护理部曾抽调吴春芳兼任服务中心工作,最终定岗,充分结合个人诉求征集意见时,吴春芳还是选择回到她喜欢的儿科。
     其他同事不解了,都说儿科苦、儿科累,好不容易有个选择的机会了,咋能不掂量掂量就放弃了?
     “我不觉得儿科苦、儿科累,孩子们是不会表达,但理解力超强,点点头、眨眨眼都是沟通;家长们是着急上火,可我也是个家长,将心比心,相互理解很容易。”吴春芳就认自己的“理儿”。
     不过,事实的确如此,病区工作,她干得得心应手。

     “我一个大伯是你们卫生系统的领导,还有个亲戚是你们医院的,别以为我没熟人、没关系。” 4月1日中午,一位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在病区大吵大闹。
     “咱都是漯河本地人,谁家还没个亲戚朋友,就算没,咋也能找到个认识的人,可关键是给孩子看病,先止住疼。”吴春芳温和地说道,“真有问题解决问题,但给孩子看病当紧,走,先去找医生会诊……”
     “你说得在理,我认。” 中年男子态度缓和了,一把抱起孩子跟着吴春芳去了会诊室。
    处理突发问题吴春芳有一套,发现隐患问题更是吴春芳的强项。每次去病房,她总习惯性地先看三个地方,患儿病床前是否有粗心的家长放了暖水瓶、手机充电器是不是还连着电垂在床头、患儿睡着了床挡围起来没。这些到位后,她还会留意陪护们的情绪,遇到是爷爷奶奶陪护的,会再格外细心地安慰几句,也正因此,同事们戏称吴春芳进病房,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开展工作游刃有余。
     吴春芳也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认可,以“执着”的患儿王翕的爸爸妈妈为例,2015年6月份,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王翕病情日渐好转,为表达对吴春芳的感激,他们先是把500元的现金红包偷偷塞到吴春芳衣兜里,见吴春芳把这钱给王翕交成住院费后,他们又买了一大兜水果送到护士站,吴春芳不收后,又赶制了一面锦旗送过来。

     视危难为己责
     她,奔赴千里援建灾区
    “媳妇儿,等你有时间休年假了,咱去你奋斗过的地方看看吧?”丁大勇言语里流露出对妻子援建灾区的自豪。
“嗯。”吴春芳感慨道,尽管心里一直惦念着,但时间真快,转眼间,那次援建已是8年前的事了。

     2008年汶川地震后,漯河市做出了援建灾区的决定。得知这一消息,吴春芳主动请缨,随援建队伍来到绵阳市睢水镇参加救援。在这支近600人的队伍中,吴春芳是仅有的两名女性之一。
     到达援建地后,吴春芳和队友被安置到当地小学操场上搭建的帐篷里。被太阳晒过的帐篷,每天中午时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遇到下雨天,由于地势低洼,帐篷就成了乌篷船,吴春芳和另一名女队员只好端起脸盆往外排水,有时,一夜也没法儿合眼;更难为情的是,由于受灾严重,在住宿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女同志洗漱、如厕等也难以顾及。
     吴春芳和其他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援川建筑队员的健康保驾护航,服务6支援建队、8个作业点,共600多人。由于援建工地都在野外,每个作业点之间距离很远,山间的小路又不通车,大家都是用脚一步步前行。
     “可是心里一点儿都不觉得苦。”吴春芳回忆道,方便面只能干吃,没睡过安稳觉,没走过平坦的路,每天扛着10多公斤重的药品、器械等,沟沟坎坎的爬坡、下坡,巡诊防疫,医治伤员,为灾区群众送医送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笑言,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感觉不到累。
    但是灾区的磨难远非对体力的考验,更多的是对人意志力的摧残,因为频繁的余震不时来袭,让人心惊胆战,时刻处于“生死存亡的备战”状态。
“随时准备着跑出帐篷,跑到平坦地带。”吴春芳说,在灾区,除了保命,余下的精力恨不得全用来救死扶伤。
    一个闷热的午后,背着急救箱的吴春芳和队友外出巡诊,突然听到“救命、救命”的呼声。
     顺着呼救声,吴春芳迅速跑过去寻找,原来,民房坍塌后,老婆婆因受伤被困在房子里,出不去。吴春芳和队友赶快俯下身为老太太检查,就在刹那间,余震来了。瓦块儿、碎石雨点般砸落下来。旁边的几名村民全都跑出去了,唯独吴春芳和队友依然守着老婆婆,同时用身体为老婆婆挡住碎石。
还好这次只是轻微余震。其他几名村民跑回来,冲他们竖起了拇指。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仅粗略统计,在灾区的35天里,吴春芳共经历余震20多次,其中有5次震级达3级以上。

    援建灾区结束后,吴春芳几乎成了个“非洲人”。背着行囊离开灾区时,她眼含热泪,对这片饱受摧残的热土承诺:“只要需要,我随时再来。”
“听到敲门声,我打开门,只见一个穿迷彩服的人站在门口。”吴春芳的婆婆抹着泪说,“我问她找谁呀?她张口叫了声‘妈’”。
    吴春芳的婆婆仰脸仔细端详一番后,一把抱住自己的儿媳,老泪纵横,“我的孩子呀,你咋黑成这样,瘦成这样?”
事实上,视危难为己责,早已内化在吴春芳的性格里。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吴春芳又是主动请战,要求到医院“抗非一线”——发热门诊去。由于怕家人担心,她谎称需要外出学习一段时间,日夜守在一线门诊。

     2009年,手足口病肆虐时,临危受命的吴春芳协助科主任,在24小时内成立了手足口病病区。疾病高发期,八九十位住院患儿,插管上呼吸机的重症患儿十几位,护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再加上重症传染病病情变化快,突发情况多,患儿家属情绪激动,护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吴春芳每天忙碌到双脚肿胀、小腿酸疼,说话说到声带损伤,整整哑了3个月。
最终,吴春芳柔弱的双肩硬是扛起了这副担子,带领病区护士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护理救治流程,实现了与医生急救治疗时的无缝隙对接,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病区无一例交叉感染、连续三年儿童传染性疾病零死亡的成绩。

     视护理如初心
     她,自我完善精于慎独

     2015年6月份的一天,护士刘程亮早起到病区,怎么看吴春芳怎么觉得奇怪。
     “低头时,整个身子一块儿低;抬头时,整个身子一块儿抬;虽然动作很麻利,但整体上跟个‘硬人儿’一样,而且脖子一直朝右扭着。”刘程亮描述道,就这状态,还一直忙个不停,检查病情、发药、铺床叠被等。
实在按捺不住心里好奇的刘程亮一询问,才知道吴春芳半夜十二点接到病区通知来急救的电话,一着急,起床时扭着了脖子,跟“落枕”一样,过不来劲儿,但吴春芳硬是忍着疼痛,一直忙到早上七点多钟。
     “疾病高发期,差不多每隔十几天,她都得连熬两天,比这累多了,下了抢救台,神情憔悴、精神恍惚,走路歪歪扭扭的,人看着飘飘的。”病区副主任韩传映打趣道,“打个盹儿能顶半个小时;稍微睡一下,满血复活。春芳快成‘累不坏的小强’了。”

     刚刚过去的2015年,病区全年救治了将近100位重症患儿,韩传映讲述了其中抢救一个张姓患儿时的情形。
      这个患儿因病情突然恶化,半夜从基层医院转过来,当时患儿口唇紫绀、意识丧失、口腔已有血性分泌物,医生怀疑是手足口病合并肺炎,抢救工作万分紧急。
     准备气囊、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各项治疗和护理紧张有序地进行,救治从凌晨1时持续到第三天上午5时。抢救期间,吴春芳一直坚守在重症监护室,盯着仪器上跳动的数字,掉着眼泪为孩子祈祷。
     “患儿病情平稳后,她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的时候,提着的那一口劲儿一松,整个人看起来都是游离的。”韩传映说,“就这状态她还一遍遍叮嘱患儿家长,‘别担心,尽管你们不能守着孩子,但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孩子扛过去’。”

     病区护士站,同事们围着身高161厘米、体重不足50公斤的她,心疼的掉眼泪,人前人后,吴春芳干活都是那么拼命。
     吴春芳反倒开导起她们,当初选择了干护理,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患儿平安脱险,再苦再累也值得。
      但是吴春芳也有自己的怕,“一怕半夜科室来电话,二怕老父亲来电话。”
    科室半夜来电话,通常都是接诊了重症患儿,或者是患儿病情恶化;76岁的老父亲知道她工作忙,很少打电话,一打通常都是病重复发。
    2015年11月,刚给患儿拍完背的吴春芳接到电话,得知老父亲心脏病复发,心前区疼痛的厉害,已被送往重症监护室。电话里,吴春芳的三姐哭着让她赶快回来。家里几个孩子里,老父亲最疼的就是吴春芳了。
    “重症监护室不让陪护,医生护士会很尽心的照顾,等父亲病情稳定,转回病房能让家属陪护了,我立即回去。”吴春芳的眼圈红了,可还是硬着头皮对三姐说,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病区实在是太忙,20多个住院病人,两个上呼吸机的,13位护士,两个在哺乳期,班次一时实在调不开,自己再心急但也不能一走了之。
    “所以我特别感激我的家人,尤其是婆家人,照顾孩子、做饭、家务活儿,婆婆全揽了,让我干起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吴春芳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也非常幸福的人。

     正因此,吴春芳说,也只有愈发努力完善、提高自己,才对得起家人的支持。为此,吴春芳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护理技术。在开展儿科头皮套管针穿刺技术时,她从进针角度、深度等各方面细心研究,还在自己身上试验,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成功率的进针方法及手法,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她从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工作之余,多次参加培训班,不懈的努力使她在全市护理理论及操作技能比赛中名列前茅;她的论文《EV71型危重症手足口病救治中PEEP的应用研究》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这就是吴春芳。她如一种花,没有牡丹的美艳,也没有玫瑰的浪漫,却能在寒冷的寒冬里傲雪绽放,在和煦的春天里氤氲着淡淡的清香。她的美,在于平凡、在于柔韧、在于奉献、在于坚守,在于她为周围的人带来的温暖和光亮。

新闻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市第九届运动会、第七届职工运动会、 市直机关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隆重开幕 秦保强宣布开幕 贾宏宇李思杰王克俊等出席

  • 漯河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召开

  • 投入资金千余万元,推广应用二十余万亩—— 夏玉米密植高产高质“漯河模式”初步形成

  • 秦保强调研重大民生项目推进情况时强调高起点规划 高水平建设全力打造温暖可及的民心工程

  • 逐梦大湾区 沙澧向未来 ——我市在大湾区开展“双招双推”系列活动综述


  • /div>
    互联网新闻中心 | 认识我们 | 广告刊例 | 诚聘英才 | 网站动态 | 导航搜索 | 网上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