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共漯河市委关于制定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关于《中共漯河市委关于制定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来源:漯河日报 时间:2021-02-19 09:29:00 点击: 今日评论:

关于《中共漯河市委关于制定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蒿慧杰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漯河市委关于制定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以下简称《建议》)起草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的起草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漯河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漯河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漯河奋勇争先出彩添彩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谋划好、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漯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高度重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把起草好规划《建议》稿作为事关漯河全局的大事来抓,常委会直接领导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工作,经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形成了今天提交会议的讨论稿。回顾起草过程,做到了三个始终注重:一是始终注重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了文件起草组,组织市委办、市发改委等部门抽调专人、成立专班,负责《建议》稿起草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对《建议》稿起草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坚持规划《建议》起草和规划《纲要》编制融合一体推进,提高“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始终注重科学谋划、周密部署。早在去年底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对谋划编制“十四五”规划工作作了专门安排。市委常委会多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研究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部署规划《建议》起草、规划《纲要》编制和国土空间规划制定等工作。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研究;组织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多次向上对口衔接汇报,就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项目等征求意见建议,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始终注重集思广益、汇聚众智。把发扬民主、开门问策、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贯彻到《建议》起草工作全过程,先后就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社会建设等分专题调研,组织召开食品产业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等座谈会,集中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市委常委同志通过不同方式,对《建议》稿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市政协广泛开展协商议政,各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为起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12月25日,《建议》稿分别印发给市委委员、不是市委委员的市级领导干部、市政府参事和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征集意见。12月29日,组织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次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从征求意见情况看,各方面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建议》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分析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漯河建设的宏伟蓝图,目标思路清晰,任务部署明确,政策措施有力,是一个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指导性的好文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进一步强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认真汇总梳理、逐条分析研究,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对那些合理的具体意见将充实和体现到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编制中。

  二、《建议》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建议》稿起草的总体考虑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综合考量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我市发展条件,聚焦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对漯河“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在《建议》稿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四个原则:一是处理好承天与接地的关系。既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体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遵循原则、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又立足漯河市情,做好结合、转化文章,找准具体落实方向和实现路径,找准关键点和着力点,拿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充分体现漯河特色。二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强调一以贯之,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思路举措,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同时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完善提升和创新思路、举措,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工作的贯通性、发展的接续性。三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把“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贯通起来、统筹考虑、一体谋划,既立足干在当下,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明确当期见效的重点工作任务、重大项目工程,又着眼谋划长远,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描绘了漯河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提出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任务、战略举措。四是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注意把握全局和局部、整体和重点的关系,对事关全局的、能够成为漯河特色和典型的工作,着墨相对就较多,对一般性、常规性工作点到为止、不作过多阐述,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精简高效。

  《建议》稿由三大板块、十个部分、48条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包括导语和第一部分,主要总结“十三五”时期漯河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时期漯河发展面临的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明确“十四五”时期漯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确立“十四五”时期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把握的重要方面。第二板块是分论,由第二至第九部分组成,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型动力源,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第三板块是结尾,包括第十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阐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市,建强干部队伍,强化项目支撑,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完善规划制定和实施机制等内容。

  三、“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目标引领的是方向,激发的是斗志,汇聚的是合力。《建议》稿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结合漯河实际和各方面因素,统筹短期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提出了“十四五”和到二〇三五年发展目标。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两个大提升”。“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是2018年7月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已经实施了两年多时间,得到了全市各界的广泛认同。考虑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加之今年市委已经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作出了专门安排、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因此《建议》稿对战略目标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增加了“社会文明程度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大提升”两项内容,形成了“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两个大提升”的完整体系。这样漯河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更全面、更丰满、更系统,既体现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又凸显了奋勇争先、出彩添彩的鲜明特点,也顺应了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

  四、“十四五”时期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把握的重要方面

  关于“十四五”时期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央提出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省委提出了“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方向强化保证,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质量提高效益,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增强动力拓展空间,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谋划统筹推进,坚持抓纲带目、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坚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奋勇争先。这是中央和省委对“十四五”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回顾“十三五”的发展历程,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所以取得重大发展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关键的就是紧密结合漯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集中全市上下智慧,提出并不断完善新时代漯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个一”总体部署,有力指引了漯河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行稳致远。实践证明,“五个一”总体部署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漯河实际,契合群众期盼,必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推进实施,同时也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完善提升,使之更好引领漯河未来发展。鉴于此,我们在《建议》稿中提出了“五个准确把握”的明确要求。一要准确把握一个主题。就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漯河建设、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添浓彩这一工作主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漯河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应有之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添浓彩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为了使工作主题更加实化、具体,《建议》稿作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群众高品质生活的表述,目的就是让大家对这一主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二要准确把握一个目标。就是“两个上台阶、四个走前列、两个大提升”这一战略目标。要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完善思路、强化举措,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成,一步步推动目标变成现实。三要准确把握一个方向。就是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这一工作方向。对这个工作方向,省委反复强调,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又明确提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抓好发展是第一要务,致力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四要准确把握一个布局。就是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这一工作布局。《建议》稿对这一布局进行了完善提升,把“四项重点”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为“筑牢安全发展底线”。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各领域和全过程。而且,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安全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经过这几年不懈努力,我市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水、土壤环境质量均居全省前列,空气质量连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或第二方阵前列。因此,用“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替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符合形势发展需要。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样调整并不意味着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要甚至可以放松,《建议》稿在“环境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部分明确提出要实现生态环境全省领先。我们必须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抓下去,努力抓出更大成效。五要准确把握一个定位。就是“四城同建”这一城市发展定位。全面推进“四城同建”,是市委站位四个不同纬度、着眼为中原出彩增添浓彩明确的城市发展战略方向,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抓好推进实施。需要指出的是,《建议》稿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国际食品名城,将“中国食品名城”改为“国际食品名城”,主要考虑是:一方面,这是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的任务,我们必须全力建设。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企业只有成为跨国公司才真正具有世界竞争优势,一个地方的主导产业只有实现了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全球化布局及市场的国际化分布,能够得到国内外同行青睐并在此扎堆共襄发展,才能真正具有长盛不衰的竞争力,才能真正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持久支撑力。漯河只有成为国际食品名城,才能真正实现让漯河味道香飘全球,我们要有把漯河建成国际食品名城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漯河有基础有条件去实现。随着我们正在着力打造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日益完善,必将吸引更多食品企业到漯河布局设点、投资兴业,这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我们每年举办食博会,都有一大批境内外500强、行业百强企业参展并签约;走出去的双汇(万洲国际),国外业务量已经占到全部业务量的58.8%。这些都为我们建设国际食品名城增添了浓墨重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还需要向大家说明一点,就是我们提出的“四城同建”的“城”,更多是经济学概念,是一个美好发展愿景,重在“建”,而像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城”,更多是社会学概念,有具体建设目标和体系,重在“创”。这一点,大家要深刻把握,切不可混为一谈。

  五、“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建议》稿突出发展的宏观性、系统性、全面性、战略性,统筹考虑漯河发展的现状、综合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八区联动”的重点任务,这八个区分别是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功能区、发展动能转换实验区、畅通双循环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引领区、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幸福美好生活区、市域治理现代化试验区。实施“八区联动”,根本缘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勇争先、出彩添彩的重大要求,是实施新时代漯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个一”总体部署的重要措施和战略抓手。另外,在每个区的建设上,我们都用了“全力”二字,目的就是引导大家投入更多的精力,能干多快就干多快,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奋进。

  (一)关于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功能区。产业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业、服务功能等要素能够有机排列组合,并通过产业链自身配套、生产性服务配套、生活性服务配套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产业健康发展、资源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交互、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一种多维生态系统。就我市来讲,食品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肉类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休闲食品和饮料制造五大优势产业,以及食品包装、食品机械、食品辅料、食品物流、食品会展五大配套产业,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全省万亿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是与先进地区尤其是世界四大食品谷相比,产业链还不完善,在行业内有影响的企业少,头部企业更少,绝大部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供应链不够完整,种植和养殖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服务业的个性化水平仍需提升,三次产业融合度不高,以产促销、以销定产、产销结合的程度不够,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能力比较弱。三是价值链仍然偏低,中小食品企业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不够,中低端产品多、高附加值产业少,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不充足。四是配套条件不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要素、管理机制等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产业健康生长的生态尚不完备。基于此,《建议》稿提出,要按照“三链同构”重大要求,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以创新发展提升价值链,以融合发展打造供应链,着力贯通食品产业与装备制造、造纸、生物医药、盐化工、物流、动物饲料等产业,推动形成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制造业以及物流和餐饮等服务业的纵向产业链,涵盖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饮料制造、休闲食品、食品辅料、功能性食品、宠物食品、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工业旅游、食品文化旅游等多个细分产业的横向产业链,搭建会展、研发、检测、食品云等平台,完善产销对接、标准制定、监测预警、安全追溯等机制,强化土地、资金、人才、能源、数据等要素保障,持续完善链条、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扬长补短、健全功能,不断壮大“制造”规模、提升“智造”能力、提高“质造”水平,推动食品产业向规模化、数字化、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逐步把漯河建成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行业领先的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食品产业“三链同构”示范市。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发挥漯河食品产业独特优势,加快补齐短板,持之以恒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不断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食品企业落户漯河、成长壮大,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际食品名城。

  (二)关于全力打造发展动能转换实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各项建设事业的活力源泉。漯河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创新的产物,明清时期就是全国重要的水旱码头,曾经还是全国唯一的内陆特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一度成为全省的领头雁,现在优势有所弱化,尤其是在创新上,还有很多短板要补。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改革推动,坚持“三个凡是”,突出“三个聚焦”,做到“三个注重”,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走向纵深;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高质量发展一举多效的综合性战略举措和“一把手工程”,成功签约落地一大批重点投资项目,我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小升高”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建议》稿坚持现有思路和做法,提出了以科技创新增强新生动力、以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以扩大开放增强外源动力,并完善提升了具体任务和措施,以此汇聚漯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十四五”时期,我们只有秉承和发扬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的传统和优势,才能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使漯河成为实现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新高地。

  (三)关于全力打造畅通双循环先行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要看到,发展格局重构为着力畅通区域经济循环提供了机遇,哪个地方在畅通双循环上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哪个地方就能抢抓机遇、实现突破,在未来发展聚集更多优势和潜力。就漯河来讲,我们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加速期,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将不断释放,加之区位条件优越、物流产业发达,辐射周边人口多、市场覆盖大,必将带来广阔的开放开发空间、释放巨大的投资消费潜力。综合考虑,《建议》稿提出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畅通要素、商品、产业、经济循环,以此来提升漯河在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只要我们善于从新发展格局中看大势、抓机遇,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坚持扩大内需这一个战略基点,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协同发力,完全有条件率先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在畅通双循环中抢占先机、快人一步。

  (四)关于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市委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提出了发展理念、经济社会、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五个融合的具体要求,坚持中心带动、错位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比如,临颍县通过实施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三年行动,充分发挥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提高了乡村教育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尤其要看到,漯河地处中原腹地,辖区之内皆平原,区域面积较小、城乡联通便捷、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更有条件、更有基础、更有优势。为此,《建议》稿突出强调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问题,提出要做强中心城区、做特县城、做精乡镇、做美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中心城区能级提升。同时,对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分别作了安排部署。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聚焦目标、任务、措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把漯河打造成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标杆。

  (五)关于全力打造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区。一个城市要想形成品格、展现特色,就需要在文化传承中创新,以开放的姿态进行价值再造,更好体现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漯河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拥有许慎文化园、贾湖遗址、三绝碑、受禅台、彼岸寺碑、小商桥等诸多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我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依托,以推进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品位、文化魅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我市文化建设尤其是特色文化发展还存在差距,许慎文化走不出许慎文化园、贾湖文化走不出贾湖村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对现有资源挖掘不深、开发不够、推介不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程度较低等等。可以说,我们打造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区,既有基础和条件,又有短板和不足,必须进一步发挥现有优势、让优势更为突出,同时也要下大气力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形成新的支撑。为此,《建议》稿提出要弘扬传承特色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漯河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部署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等重点。文化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文明社会必须有文化作为基石。只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一定会实现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让漯河文化氛围浓厚、内涵丰富、品位高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六)关于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我市具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独特禀赋,同时又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有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自然条件和良好基础。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并推动“控源”“增汇”“固本”三管齐下,倾注精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中原生态水城建设,一幅生态优质、环境优美、设施优良、生活优游的宜居宜业之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可以说,漯河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全省领先,应该为全省绿色发展作出示范、提供漯河样板。为此《建议》稿提出,要坚持局部和全局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提出强力控源、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增汇”、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着力“固本”、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要求。这样表述,既体现了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也体现了我市近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思路和措施长期坚持下去,绿色一定会成为漯河发展的鲜明底色,漯河底色也必将会映染中原。

  (七)关于全力打造幸福美好生活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下功夫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建议》稿围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漯河建设、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任务。只要我们按照《建议》稿中提出的任务干下去,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让群众年年看到变化、处处收获实惠,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漯河未来也必将成为人人争先出彩、人人乐享生活、人人心向往之的幸福美好家园。

  (八)关于全力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试验区。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和浓缩反映,是依托具体的城市区域而发生的治理活动的统称。市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坚持把中央关于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落细落小落实,致力趟出一条符合漯河实际的治理路子。比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我们创造性提出健全基层组织引领、乡村经济发展、乡镇街道管理、社会事业发展、安全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政务服务、基层监督管理“八大体系”,强化政治引领力、自治内生力、法治约束力、德治浸润力、共治凝聚力、智治支撑力“六治建设”,努力使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关系更加清晰顺畅,基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层治理能力持续增强,“阳光三权”漯河基层治理品牌更加响亮。又如,在推进扫黑除恶中,我们坚持“打建管”统筹推进,注重“三结合、三同步”,坚决铲除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和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我市的做法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的肯定。再如,在问题楼盘化解攻坚中,我们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先易后难”,研究制定“三会协同、四级研判”会商制度,解决了一大批疑难问题,我市的做法入选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可以说,我们在市域治理方面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也因此被列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围绕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议》稿提出了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确保经济领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全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并创新提出“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的治理模式。紧盯这些目标任务不放松,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就一定能够探索创造更多的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漯河经验,形成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漯河路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实施“八区联动”,必须做好“联”字文章。这“八区”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很多工作交叉相融,尤其是一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既是这个区的重要支撑,也是其他区的重要内容,共同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漯河建设的生动实践,统一于更好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注重运用系统的思维、联系的观点和统筹的方法,善于找准每个区工作之间的联系,融合推进、系统推进、有机推进,多拿出一举多效的举措,打出“组合拳”,实施“团体战”,努力取得“一石多鸟”的效果,形成各个区重点工作相互协调、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整体效应,打赢“总体战”。

  同志们,审议通过我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是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对下一步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要认真思考、深入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把《建议》稿完善好、把这次全会开好。
责编:翟柯   编审:胡永全  终审:汪中东

  • 刘尚进: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积累实战经验!

  • 漯河:携手同心 做好全员核酸检测

  • 共同谱写战“疫”之歌——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直击

  • 看了想哭!漯河有你们一定行!

  • 强化防控措施 提升防控能力 我市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互联网新闻中心 | 认识我们 | 广告刊例 | 诚聘英才 | 网站动态 | 导航搜索 | 网上投稿 | 举报投拆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